您好,欢迎来到黄石家教网_湖北师范大学家教中心![请登录] [免费注册]
寻找教师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新闻资讯 > 媒体报道 > 正文

黄石家教网 黄石家教市政协委员、

发表日期:2016-7-29 作者:黄石家教网_湖北师范大学家教中心 电话:150-5066-5003
市政协委员、黄石八中校长曹茂荣炮轰在职教师有偿家教

市政协委员、黄石八中校长曹茂荣炮轰在职有偿家教

  东楚网消息(东楚晚报) 首席记者 石教灯 记者 张珍/文 石勇/摄
  
   大冶实验小学部分教师被曝有偿补课的报道刊发后,一石激起千层浪。校方紧急自查整改;大冶市教育局纪检部门介入调查,并派出调查组对全市各大中小学校明察暗访,清查教师有偿补课行为。
   与此同时,不少市民通过电话或短信的方式,向记者表达对教师有偿家教的看法。黄石市政协委员、黄石八中校长郭茂荣更是直接炮轰从事有偿家教的教师,认为他们“腐化、侵蚀了教师队伍”。
  
   严令禁止 既是对教师负责 更是对教育负责
  
  “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是丧失职业道德的表现!这样的教师腐化、侵蚀了整个教师队伍!”昨日上午,在看到本报刊发的报道后,郭茂荣专门致电本报记者说,“我支持你们的报道,为你们声援。”
  郭茂荣指出,教师有偿家教违背了爱岗敬业、献身教育这一师德基本要求,偏离了热爱学生、教书育人的师德核心,扭曲了以身立教、为人师表的人格力量,异化了师生关系,使学生陷入了“恶补”的怪圈,贻误了教师自身发展,影响了教师间的团队精神,甚至损害了学校声誉。
  “严禁教师有偿家教既是对教师负责,更是对教育负责!”郭茂荣表示。
  
  盛行原因 物欲膨胀是诱因 有偿家教毁教育
  
  教师有偿家教弊端无数,为何还有相当一批教师前赴后继地抛弃师德、触犯原则?
  “这是物欲膨胀、金钱至上主义诱导的结果。”昨日,郭茂荣分析说。目前,社会各类机构补课风、培训风盛行,眼看这些非专业的“教师”通过补课致富,一些真正的教师则坐不住了,或通过强迫、暗示学生接受有偿家教;或相互介绍学生为对方提供有偿家教生源;或利用所教学科的不同,组成班子在家里或在外面进行集体有偿家教;有的甚至在课堂上讲一半留一半。
  “以一名中学高级教师为例,一天工作八小时的收入约为100元,而从事有偿家教,一小时的收入远远超过这个数目。”郭茂荣说,在利欲诱导下,一些教师相互“传帮带”,义无反顾地投入有偿家教市场。而在东南沿海一带,教师有偿家教的风气更盛,“这也是吸引我市不少教师‘孔雀东南飞’的一个重要原因。”郭茂荣透露。
  “教师是一份清贫的职业,想发财就不要选择这个职业!”郭茂荣赞同大冶实验小学校长黄艳梅的看法。他认为,一个学校教师有偿家教形成气候之日,就是该校教学质量坍塌之时,“八小时后的收入如此之高,哪个教师还会在课堂上下力气?”
  
  如何禁止  “开前门堵后门” 八中模式引关注
  
  意识到有偿家教的危害,2009年,郭茂荣在学校发布《黄石八中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处理的暂行办法》,2011年又发布《黄石八中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处理的补充规定》,从严治理教师有偿家教。根据《规定》,发现教师从事有偿家教,要求写书面检查,视情节轻重罚款1万—2万元,退还全部所得;情节特别严重的,解除聘任合同或下岗。
  《规定》还特别指出,若社会各界人士客观真实举报该校在职在岗教师从事有偿家教,经核实后,将对举报者予以2000元—5000元的奖励。 
  不过,郭茂荣也认为,光靠学校发布的规定来堵是远远不够的,因为毕竟有庞大的市场需求。“除了堵后门,还得开前门,疏堵并举。”郭茂荣说,为满足那些急需补课的学生,学校尝试了“开前门”的方式,即将有需求的学生组织到学校,由所在班级的老师进行补习,但这种补习必须严格达到以下条件,缺一不可:一是该名学生确实有补课的必要,且愿意接受补课;二是家长也有发自内心的心愿,并向学校老师提出申请;三是班级教师必须严格审查,且将学生的学习情况、家长申请,连同老师的申请一并交至学校核查,且一次补习人数不得超过10人,收费标准也不得超过100元/小时。
    “收费标准是参照教师在校工资计算出来的。”郭茂荣表示,目前学校有五六位教师进行这种“开前门”的补习,效果明显,既满足了真正需要补习的学生需求,同时也肯定了教师的智力劳动。更重要的是,该校有偿家教现象也得到了遏制。 他山之石  查禁措施欠力度 名师庸师齐上阵

  
  疏堵并举下,有偿家教是否在黄石八中绝迹?郭茂荣坦率地回答:没有。其原因何在?一是教师利益驱使,二是缺乏有力打击措施。
  郭茂荣告诉记者,根据现行的管理规定,对教师有偿家教最严厉的处罚是下岗。“但教师根本不在乎这个。因为,下岗后,编制和教师资格仍保留,基本工资和70%的绩效工资照发,对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打击力。”
  “最好的方式是吊销教师资格证,让他们无法从事教师工作。”郭茂荣表示。
  2003年,郭茂荣在上海学习,那时的上海滩,家教风盛行。“我们一个老师,跳槽到上海当老师,月薪6000元,但工作一年就在当地买了两套房。钱哪来?补课。”后来,他通过走访调查发现,在上海,许多老师都靠办补习班赚钱。“一张大圆桌,中间挖个洞,坐着补习老师,周围坐着12名学生。每名学生每小时收费200元,一天补习3小时,日收入就达7200元。你说这个老师还有兴趣去课堂为学生授课没?”令他感到忧虑的是,许多老师纷纷效仿,互相攀比。“有名的老师不愁生源,没名的老师就只有在自己班里想办法,最终不择手段,师德沦丧。”
    “黄石的现在与当时的上海很相似,一些教师搞有偿家教发了财,穿名牌,开好车,住好房,其他教师心理自然不平衡,于是都搞起了有偿家教,而借口则五花八门。”郭茂荣介绍,2003年,他便就有偿家教危害问题向上海市教育局副局长张民生进行反映,随后,上海对该类现象展开打击,而取缔教师资格证便是“撒手锏”,最终使当地有偿家教风气得到遏制。
  
  咄咄怪事 有偿家教引热议 有人短信骂记者
  
  昨日、前日两天,本报针对大冶实验小学部分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现象进行披露,引来各方强烈反响。
  昨日下午,有两名自称大冶实验小学家长的女性致电本报记者,为有偿补课辩护:“我和丈夫每天5点后下班,公公婆婆年龄很大,孩子上一二年级,不到4点就放学,放学后去哪里?谁带他们做作业?去社会上的无证托管机构,我们不放心,让老师带一下,给点报酬,有什么不好?”
  对这一说法,多位市民也有自己的看法:当有偿补习在无监管状态下泛滥,谁能保证每个家长、学生都是自愿的?而学生在校外补习的人身安全又由谁来保证?
  对于教师因“贫”而走上有偿补课之路的说法,郭茂荣的看法是,关键不是清贫,而是物欲。而大冶实验小学校长黄艳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透露,被本报曝光的几名有偿补课教师,家庭收入情况其实很好。
  令记者感到吃惊的是,昨晚6时50分,即本报对大冶实验小学部分教师有偿补课事件进行追踪报道的当天,一名手机号为“13477759621”的陌生人发短信辱骂记者:“你*的,吃多了没事做是吧!”
  本报将继续关注我市在职教师有偿家教问题,欢迎市民继续参与讨论,阐述观点的同时,为治理该类现象出谋划策。联系电话:6537777 13907230577 电子邮箱:CHINA2008.YES@163COM。

  热辣图库 ]   | 网友地盘 | 佳作欣赏 | 搞笑趣图 |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体育世界 | 人间万像 | 时尚娱乐 | 摄影作品